“汽車零部件產業是汽車工業強國的基礎,是推動汽車工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放眼全球,汽車強國一定是汽車零部件強國,零部件產業的競爭力代表該國汽車產業的綜合水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這是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在《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報告(2015~2016)》中寫的序言。
的確,在中國近年來持續維持世界新車產銷量第一的背景下,海外市場的輸出率高低已經成為中國能否成為汽車強國的一個主要判斷依據,其中包含的主要特征是低品牌影響力和質量平庸化,而背后的基礎要素則是核心技術的缺乏,這些都需要依賴于零部件工業的基礎能力。
10月26日于湖北襄陽召開的“2016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年會暨中國汽車零部件論壇”(以下簡稱汽車零部件年會)上,多方代表和多個主題的研討,使業內對汽車零部件強業、強國的認識更加清晰。這一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年度會議,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成為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乃至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風向標。
10年10倍增長的零部件產業
在今年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所作的“創新協同,迎接挑戰,開創汽車零部件產業新未來”的年會主題報告中,介紹了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的總體情況、出口情況和后市場情況。
從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的總體情況看,截至2015年底,我國規模以上12090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2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0%,增速高于汽車全行業的增長水平。縱向對比來看,從2004~2015年,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呈連年增高趨勢,2015年主營業務收入額是2004年的近10倍,零部件產業在大部分時間內的平均增長速度超過了同期汽車產銷量的增長速度。
從出口情況看,自2005年以來,除2009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外,我國汽車零部件出口大部分年份保持了良好的增長趨勢。但2015年出現負增長,出口總額為619億美元。即使換算成人民幣后,這一數值大致相當于3000多億人民幣的出口額,僅相當于主營業務收入的十分之一強,僅此也能從側面反映出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的一種現實狀況。
從汽車后市場的情況看,近幾年我國汽車保有量持續高速增長,2015年已達1.72億輛,這一趨勢為汽車后市場發展帶來了巨大商機。國內汽車后市場配件經銷商的整合正在加速,一批有區域或者全國服務能力的經銷商、維修站等將逐漸接受加盟連鎖理念,互聯網和資本市場也正在加大在該領域的投資。同時,部分企業的互聯網業務經過近幾年的探索發展已經在市場上建立起一定的品牌知名度。
模式融合 供應商數量趨向合理
如果從全球市場的發展特征看,近幾年零部件供應商相對于主機廠的利潤率優勢正在逐漸縮小,不同配套模式間在加速融合,系統化供貨能力不斷增強,市場總體增速放緩,但生產和研發正在向新興市場轉移,新興領域成為利潤增長點。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技術經濟咨詢部部長抄佩佩博士在其“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特征及趨勢”的報告中指出,從整個市場格局看,本身全球汽車零部件的市場集中度就比較高,從2015年的趨勢看,比2014年又提高了3.6個百分點,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從零部件供應商的利潤角度看,通常汽車產業當中零部件供應商的利潤率高于主機廠大概1到2個百分點,這種趨勢從2005年開始一直到2014年的數據保持了比較穩定的狀態。但是在近幾年的發展趨勢中,零部件供應商的利潤率優勢和主機廠相比在縮小,尤其表現在2014、2015年期間,對整個零部件企業的利潤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同時,從整個零部件企業內部比較來看,以產品創新類的零部件企業,整體上的利潤率高于簡單加工類企業約1.7~2個百分點。因此,從整個大趨勢看,全球零部件產業在趨向于更加重視研發和原始創新。
從市場的全球轉移情況看,隨著整車向亞太地區的不斷轉移,并且隨著國家政策和產業的導向引領作用,除了原來的生產向新興市場轉移以外,在研發領域整個零部件產業也在不斷向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轉移。
從一個更有意思的角度看,在配套模式上,原來業內公認的歐美地區的整零關系偏重于平行配套模式,日韓地區則偏重于金字塔配套模式。但是,這種趨勢隨著近幾年整個汽車產業的不斷融合,大家都有向著統一融合趨勢發展的態勢。
統計數據表明,歐美供應商體系大概原本的區間是1家整車廠商有400家左右的供應商,現在是280~290家,也即供應能力在向具有系統供貨能力的企業轉移。而原來在日韓金字塔體系中,原來160家左右的供應商規模,現在也增長到了250家左右。也就是說,從大的供貨趨勢來看,不同的配套模式在加速融合,零部件企業更加偏重于系統化的供貨。抄佩佩博士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內整車廠和零部件企業可能的配套格局是:每家整車企業大概有270家左右的供應商。
產業變革帶來重大機遇
師建華認為,近幾年全球汽車產業在規模不斷提升的背后,正在孕育發生著一場深刻的變革,未來汽車產業在圍繞“安全、環保、節能”的主旋律下,將向“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轉型,這一變化將對我國汽車產業產品結構、生產方式、服務模式和創新的內涵與驅動力,以及價值鏈、產業鏈、創新鏈的動態變化產生深刻的影響,并且其影響的廣泛性、創新性和復雜性都是前所未有的。
一是汽車產品自身及其涉及的范圍發生巨大改變。汽車產品由傳統的以內燃機驅動為主向電驅動發展的趨勢正在形成,汽車將同互聯網、通訊系統、城市基礎設施等緊密結合,與交通運輸體系融為一體,成為智能交通系統的一部分。汽車產品所涉及的零部件也將向更廣的范圍發展,相對于傳統汽車零部件領域,汽車電子類零部件將具有很高的發展性,電池、電機等相關電子產品的競爭將趨于激烈。
二是汽車產業變革的深度前所未有。未來10~20年,汽車產品將由交通工具逐漸成為集合出行、通訊、儲能等多重屬性的智能生活載體,將向重視日常出行的效率和便捷性方向轉變。汽車及其零部件生產將向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方向轉變,大規模、平臺化、模塊化、個性化定制生產發展將成為趨勢。
三是汽車產業變革的速度十分驚人。目前,許多跨國汽車制造商、自動駕駛技術創業公司紛紛宣布,將于2021~2025年將自動駕駛汽車投入生產。事實上,目前已經上市的汽車中,許多已經部分具備了智能汽車的特性。在真實道路上開展自動駕駛車輛的試點工作已全面展開,能否滿足這種快速變化的發展需求,將是對汽車零部件產業的一個大考驗。
四是我國汽車產業正在積極迎接產業變革。我國汽車產業在缸內直噴、高壓共軌、增壓技術等的工程化應用,以及可變氣門定時、變量機油泵、發動機起停、低摩擦等發動機節能減排技術的產業化應用已普遍展開,多元化燃料技術有了很大進展,電動汽車正在迅速全面普及,混合動力、燃料電池等先進技術逐步投入應用,結構、材料、工藝等優化技術正在深入展開,高強度鋼、鋁鎂合金以及碳纖維等新型材料應用于汽車的輕量化技術正在興起。這些,無疑都是汽車零部件產業的增量市場和發展機遇。
未來勝者 是能深刻理解產業變革的企業
未來汽車零部件產業的方向如何?顯然,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是新的發展方向,但師建華表示,其發展步伐將是漸進的,當前仍是汽車能源多元化時代,傳統汽車仍將在相當一段時間在汽車產業中起主流作用。
在此背景下,作為汽車零部件企業,只有科學對待,準確把握,調整戰略,以開放的眼界、包容的心態、創新的思維積極應對,科學規劃發展路徑,才能適應這一發展。同時,相關企業應該關注新興技術的走向、生產方式的轉變、商業模式的發展,不斷創新和積累,加大對前沿技術的研究,建立全新的合作與伙伴關系模式,了解未來汽車產業價值鏈的結構與構建方式。
對此,抄佩佩博士也在技術層面給出了幾個特定的發展方向:一是電控柴油噴射系統控制技術與關鍵裝備,二是柴油混合動力系統,三是10擋以上AT變速器,四是下一代小型強化增壓直噴發動機,五是新型高功率電機,六是自動駕駛系統。并且她樂觀地表示,預測未來3~5年這些技術與產品將在我國取得突破性進展,部分產品將實現產業化應用。
聯系我們
-
服務熱線0318-8686302
- 河北隆春通用設備制造有限責任公司
- 地址:衡水市冀州區長安西路西頭南側
- 傳真:0318-8686408
- 河北隆春
- 銷售科電話:0318-8686171
汽車產業變革給零部件行業帶來新機遇
瀏覽: 發布日期:2017-03-15 14:30:19
上一篇:全面解讀工匠精神,從制造大國邁入制造強國 下一篇:鑄造工藝性之粘土型砂的性能